霍山米斛
名稱由來
霍山米斛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清朝,在這之前,雖然歷代本草都概括了真正上品石斛的產地、形態、性味等特征,但卻沒有統一的名稱,霍石斛、五色石斛、金釵石斛、甜石斛等等不一而足。
究其原因,除了古代信息傳播上的局限性之外,最主要的是由于霍山米斛的珍貴稀有。真正的上品石斛產量稀少、難以采摘,老百姓很少有人能見到,更不用說用她養生治病了。關于霍山米斛的珍貴稀少在清朝名醫葉天士的《本草經解》中有詳細描寫:“《名醫別錄》稱生六安山谷,……今真石斛干者色正黃,形如蚱蜢髀,所謂金釵石斛也……然六境罕有,產英邑深山中,峭壁千尋,可望而不可即,采者自巔頂縋巨縋而下及山腰,用器極力搜剔,令紛紛墜落,始就澗谷撿取,亦至危險矣,且每斤干才數兩,故采者絕少。”其稀有程度可見一斑。正因如此,歷朝歷代都有很多仿冒品,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生長在樹上的“木斛”。
為了給真正的上品石斛正本清源,清乾隆年間的著名醫藥學家趙學敏的《本草綱目拾遺》中總結性的說明:“霍石斛,五色石斛附出江南霍山,形較釵斛細小,色黃,而形曲不直,有成球者,彼土人以代茶茗,云極解暑醒脾,止渴利水,益人氣力。或取熬膏餉客,初未有行之者,近年江南北盛行之,有不給。市賈率以風蘭根偽充,但風蘭形直不縮,色青黯,嚼之不粘齒,味微辛,霍石斛嚼之微有漿,粘齒,味甘微咸,形縮者真。百草鏡:石斛近時有一種形短只寸許,細如燈心,色青黃,咀之味甘,微有滑涎,系出六安州及州府霍山縣,名霍山石斛。最佳。咀之無涎者,系生木上,不可用,其功長于清胃熱,惟胃腎有虛熱者宜之,虛而無火者忌用。年希堯集驗良方:長生丹用甜石斛,即霍石斛也。范瑤初云:霍山屬六安州,其地所產石斛,名米心石斛。以其形如累米,多節,類竹鞭,干之成團,他產者不能米心,亦不成團也。陳廷慶云:本草多言石斛甘淡入脾,咸平入胃。今市中金釵及諸斛俱苦而不甘,性亦寒,且形不似金釵,當以霍斛為真金釵斛。清胃除虛熱,生津已勞損,以之代茶,開胃健脾。功同參 。 定驚療風,能鎮涎痰。 解暑,甘芳降氣。”這段古文很長,主要內容就是霍山出產石斛,長得就像一顆顆大米累積起來的樣子,叫米心石斛,顏色金黃,如金釵般大小,味道微甘,有粘液粘齒,就是前朝本草上的金釵石斛,是最好的石斛。
所以,從這以后,霍山米斛作為真正的好石斛,也是得到了確認。
服務熱線:400-188-5089 咨詢電話: 13225861333
究其原因,除了古代信息傳播上的局限性之外,最主要的是由于霍山米斛的珍貴稀有。真正的上品石斛產量稀少、難以采摘,老百姓很少有人能見到,更不用說用她養生治病了。關于霍山米斛的珍貴稀少在清朝名醫葉天士的《本草經解》中有詳細描寫:“《名醫別錄》稱生六安山谷,……今真石斛干者色正黃,形如蚱蜢髀,所謂金釵石斛也……然六境罕有,產英邑深山中,峭壁千尋,可望而不可即,采者自巔頂縋巨縋而下及山腰,用器極力搜剔,令紛紛墜落,始就澗谷撿取,亦至危險矣,且每斤干才數兩,故采者絕少。”其稀有程度可見一斑。正因如此,歷朝歷代都有很多仿冒品,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生長在樹上的“木斛”。
為了給真正的上品石斛正本清源,清乾隆年間的著名醫藥學家趙學敏的《本草綱目拾遺》中總結性的說明:“霍石斛,五色石斛附出江南霍山,形較釵斛細小,色黃,而形曲不直,有成球者,彼土人以代茶茗,云極解暑醒脾,止渴利水,益人氣力。或取熬膏餉客,初未有行之者,近年江南北盛行之,有不給。市賈率以風蘭根偽充,但風蘭形直不縮,色青黯,嚼之不粘齒,味微辛,霍石斛嚼之微有漿,粘齒,味甘微咸,形縮者真。百草鏡:石斛近時有一種形短只寸許,細如燈心,色青黃,咀之味甘,微有滑涎,系出六安州及州府霍山縣,名霍山石斛。最佳。咀之無涎者,系生木上,不可用,其功長于清胃熱,惟胃腎有虛熱者宜之,虛而無火者忌用。年希堯集驗良方:長生丹用甜石斛,即霍石斛也。范瑤初云:霍山屬六安州,其地所產石斛,名米心石斛。以其形如累米,多節,類竹鞭,干之成團,他產者不能米心,亦不成團也。陳廷慶云:本草多言石斛甘淡入脾,咸平入胃。今市中金釵及諸斛俱苦而不甘,性亦寒,且形不似金釵,當以霍斛為真金釵斛。清胃除虛熱,生津已勞損,以之代茶,開胃健脾。功同參 。 定驚療風,能鎮涎痰。 解暑,甘芳降氣。”這段古文很長,主要內容就是霍山出產石斛,長得就像一顆顆大米累積起來的樣子,叫米心石斛,顏色金黃,如金釵般大小,味道微甘,有粘液粘齒,就是前朝本草上的金釵石斛,是最好的石斛。
所以,從這以后,霍山米斛作為真正的好石斛,也是得到了確認。
服務熱線:400-188-5089 咨詢電話: 13225861333


